2007年8月6日

193

凯瑟是95batch。

凯瑟绝对是个强悍的女人,安言很少认为谁是强悍的,更加很少认为某个女人是强悍的,但是凯瑟却在时时刻刻地提醒着任何一个熟悉她的人:她是强悍的。

而这一点并不是来自于强悍的语言或做事风格,而是来自于她强悍的“理性”。

安言第一次遇到凯瑟的时候,凯瑟刚刚完成在国外的工作,再次做为特殊意义上的“新鲜人”加入公司,但是级别已经足以压倒象安言这样的支持人员。

凯瑟加入公司的时候,多数经理还是老外。在尚未升为高级职员的时候,凯瑟就已经表现除了令人刮目的才能。而且无论外文,会计还是与客户的沟通,凯瑟几乎没有任何一块短的木板。

凯瑟的工作激情来自于她非常想要“赢”的心态,她不能忍受和混同于他人。任何一个老板,甚至包括对她有几分忌惮的老板们,都不得不在这一点上非常得欣赏她。

她的这一特质注定了她可以在离开本公司之后一样可以胜任其他的职位。她离开的时候曾经和关系较好的朋友们吃过一顿饭,席间有一句话给安言留下了深刻的映象。“我对我自己只有一个要求,我在技术上应该是无敌的。”

她在本公司有众多的对手甚至敌人,但是每个人谈起她来,都不得不承认她的卓越。

她有一种令人窒息的“投入感”,一旦谈到某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些非工作的话题,她也可以立刻全身投入地,旁征博引地,毫不留情地,而且理性地论证她的观点。

没有哪个对手会说她是个好相处的人,但是也没有人会认为她不理性。因为最终她征服对手的仍然是逻辑和理性,而非强势。

其实每个在技术执行层面做惯了的人,或者天性使然的人,不约而同地会有一种审美态度。他不愿意涉足权力斗争的领域。这并不是他认为权力斗争的领域有肮脏的东西,而是他没有准备好自信在那个领域保持自我的审美。

可能在一路前行的过程中,他有很多次上升到某个权力阶层的机会,他当时也有能力有技术去把握,但却没有自信去把握。因为这是一个他的长辈或其他身边的人所未曾涉足过的地方,他对这个地方的所有认识都局限于流言,八卦,电影和小说。他对这个地方没有实在的感悟。但是总有一天他不得不面临这个地方,因为这个时代,整个人群一起在向上发展,由于脱离不了这个大环境,他即使是随波逐流也不得不来到这个地方,更何况他早已背负很多责任和义务。更何况还有胜利者的那种满足感!


关于技术,王家卫的《东邪西毒》里说的很有趣。年轻人会点武功,就以为可以行走江湖,其实有武功可以做的事情也会是有限的。

最近一次安言和凯瑟联系的时候,凯瑟“又”辞职了,当然这个所谓“又”离上一次也足有3年之久。凯瑟真的不算是频繁跳槽的人了。有关跳槽的详情和内幕,凯瑟不愿多数。但是安言知道这次跳槽前不久凯瑟刚刚被大大地晋升了一级,她离开前的位置绝对是令人艳羡的。对此,安言有诸多猜测。。。

关于凯瑟离开的揣测一,就是所谓前辈天花板的概念。每一个人对于世界的认识都是有限度的,对于自己能力的认识亦是有限度的。

一个人,(假定称之为“晚辈”)可以得到很好的教育,得到很高的学历,也可以有一些丰富的经历。同时一个不可或缺的帮助必须来自于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来自于 “晚辈”其身边最直接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学历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它可能来自“晚辈”的父母,亲戚,最密切的兄弟姐妹,有更深交流的老师或学长,当然也可能来自“晚辈”特别了解的一个人,尽管这个人不一定认识“晚辈”。

总之,“晚辈”除了普通意义上的教育之外仍然需要这样一个“前辈”,这位前辈也许只赋予“晚辈”一样东西,那就境界-所能到达的程度,这几乎完全是一种感性的东西了。我们不妨称这种帮助为“启发”。“晚辈”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会不得不求助于这种“启发”。这种启发使“晚辈”在感性上认识到,原来自己身边有人可以到达这一境界。而这一启发足以激励自己达到或甚至超越这一境界了。

安言所处的时代已经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时代了,多数这个时代的人都超越了父辈到达的境界,至少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而少数人走得甚至更远了,他或她到达了一个自己的前辈从未接近,甚至从未想像过的一个境界,这个时候,他或她就很难得到“启发”。

这就是他或她遇到了所谓的前辈天花板,这个时候,他或她不缺少任何能力,技术,人气或者时间和个人的精力,唯独缺少了前辈的启发。

在内心深处,他或她无法说服自己可以再前行一步,他或她必须像一个狡猾的掠食者一样在猎物一步之遥反复的逡巡,若干次折返跑之后,他或她才能说服自己在没有前辈启发的情况下,衡量了风险和收益的可能之后,或者根本就是好奇压倒了恐惧之后,冲向猎物。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