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世界中,银行业正试图从次级抵押贷款风波中摆脱出来。而在网络游戏“第二人生”(Second Life)里,虚拟银行系统的停业正在波及成千上万人的现实生活。
周二,该游戏的运营商旧金山林登实验室(Linden Lab)关闭了十多家虚拟金融机构。不过,这些机构的资金来自“第二人生”1,200万注册用户的真金白银。林登实验室表示,此举是因为有用户投诉说,某些虚拟银行拒绝按照约定支付高额的存款利息。
“第二人生”是个设计精密的网络世界,玩家们在那里为自己创造出新的虚拟身份。这些虚拟人物可以拥有土地、经营业务并建造房屋。而这与现实世界也有着真实的关联:玩家如果要买东西,需要使用信用卡或eBay Inc.的支付服务PayPal来将真正的美元货币转换成“林登币”。林登币可以通过虚拟的自动柜员机(ATM)存入“第二人生”的虚拟银行中。
“第二人生”的银行由一些玩家运营,他们通过提供利息来吸引存款。有些银行按照承诺支付利息,而有些银行却利用存款来进行不成功的“第二人生”土地买卖和赌博活动。根据“第二人生”对银行的新规定,只有特许银行才能够经营──不过现在还不清楚真正的特许银行是否会出现在虚拟世界中。
这次停业在 “第二人生”储户中间引发了一场真正的挤兑。有些玩家设法取出了他们的林登币存款,但还有一些人发现他们无法从虚拟ATM机上取款了。这样一来,他们就不能将林登币存款兑换回美元。林登公司的管理人士拒绝透露损失的具体金额,不过8月份另一家虚拟银行的挤兑可能让“第二人生”的储户们付出了大约75万美元的真实代价。
广告
一个化名为UpMe Beam的“第二人生”玩家表示,“人们都认为,由于损失的是虚拟货币,就可以对这一切不负责任,但别忘了,这些都能兑换成真金白银。”周日晚上,女性形像的UpMe Beam没穿上衣就走进了一家名为BCX的“第二人生”虚拟银行,该银行大堂的指示牌上写着“目前不接受存款及支付利息。”
真实生活中的UpMe Beam是名男性,他称自己是注册会计师,曾为银行进行审计。他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不过表示,他一直无法取出去年11月为了解“第二人生”银行如何运转而存入的5美元。
史蒂夫•史密斯(Steve Smith)以名为特拉维斯•里斯托(Travis Ristow)的虚拟形像经营BCX银行。他周二表示,储户可以在下周拿回他们的钱,这些存款的总额为2万美元。这家银行曾允诺向存款人支付超过200%的年利率,目前该行仅允许少量取款。
40岁的史密斯说,“这不会对我们产生长期影响,仅仅是短期的困难。”他在“第二人生”还有可观的土地和房地产业务。他表示,自己从现实世界里的抵押贷款行业退出,为的就是将时间完全投入到”第二人生”的业务中去。
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学院教授罗伯特•布卢姆菲尔德(Robert Bloomfield)表示,这里面的虚拟成份并不是那么大。布卢姆菲尔德的虚拟形像名为拜尔斯•塞勒斯(Beyers Sellers),他在“第二人生”主持一档有关虚拟经济的电视节目。
林登公司在两周前宣布了银行周二停业的计划。那之后,“第二人生”的玩家们纷纷涌入虚拟银行取出存款。林登币可按一定的浮动比率兑换成美元。周二,1美元价值269林登币,与平常的水平相当。
周一,虚拟人物们穿过宽敞而现代的JT Financial大堂那空空如也的休息区,这家位于“第二人生” CapEx商场里的虚拟银行已是门可罗雀。一张大大的告示牌上写着,“自林登实验室宣布银行新政策以来,由于提款过多,我们暂时关闭了ATM取款功能,请另待通知。”
林登公司管理人士拒绝透露受此次银行停业影响的玩家人数,有多少存款可能丢失,以及是否将针对虚拟银行的经营者采取实际行动。与最近真实世界中银行和证券公司超过1,000亿美元的冲销相比,他们可能的损失显然是小巫见大巫。
华盛顿Paul, Hastings, Janofsky & Walker LLP专门从事互联网法律事务的律师贝恩姆•达亚尼姆(Behnam Dayanim)说,“当虚拟空间最初诞生时,人们将它视作是没有任何樊篱的自由之境,随着虚拟空间的公司要对投资者或监管机构担负起责任,它们也开始遭遇现实世界的种种阻碍。”
“第二人生”已经吸引来许多真正的公司,其中包括阿迪达斯(Adidas AG)、可口可乐(Coca-Cola Co.)和Ben & Jerry旗下的联合利华(Unilever)。这些公司将虚拟空间看作是市场营销和广告宣传的理想平台。现实世界中的银行业迄今为止还没有进入虚拟世界,部分原因在于它们担心,和虚拟形像的业务往来有可能会与旨在反洗钱的“了解客户”原则发生冲突。
“第二人生”的银行业危机在去年夏天浮出水面,当时林登禁止在该公司的网站上进行赌博活动,理由是“博彩业互相矛盾的规定。”这引发了Ginko Financial的挤兑风潮,这家“第二人生”银行对虚拟世界的赌博行业投入了重金。Ginko设置了取款上限,最终向用户发行了替代的债券。该行已于去年8月停业。
这导致了“第二人生”银行储户们的不满。林登在1月8日做出回应,宣布大规模停业,表示这将“保护居民及经济的完整性。”
林登公司承认,其虚拟社会的金融服务已经发展到了需要在真实世界中进行管理的阶段。
林登公司表示,从现在开始,在“第二人生”接受存款的机构必须具有“切实的政府注册文件或者金融机构许可”。它坚持说,自己没有、也不能履行银行业管理机构的职责。
律师本杰明•杜兰斯基(Benjamin Duranskse)说,“如果这是真金白银,那么就会有人说你应该遵从真正的法律。”杜兰斯基是“第二人生”律师协会(Second Life Bar Association)的负责人,他还在写一本有关虚拟法律的书籍。
有些玩家认为,银行的此次停业或许难以规避未来的损失,原因是一家现实生活中在美国以外经营的可疑银行仍然可以在“第二人生”建立虚拟的分支结构。还有些玩家认为,这次停业是对该游戏自由精神的亵渎。
纽约大学29岁的研究生乔舒亚•扎维尔(Joshua Zarwel)过去几周一直忙着向他开的虚拟银行SL Bank的储户返还真钱。2006年开业的SL Bank年利率一度高达24%至30%,而美国的大多数现实银行,存款利率还不到5%。
扎维尔的虚拟形像Teufel Hauptmann利用这些存款(平均每位储户的存款额为25美元)在“第二人生”的外汇交易所LindeX买卖林登币。他表示,外汇交易让他赚了大约1.5万美元的真实利润。他说,“开始时这是个爱好,不过慢慢地包含了越来越多的东西。”
周二,该游戏的运营商旧金山林登实验室(Linden Lab)关闭了十多家虚拟金融机构。不过,这些机构的资金来自“第二人生”1,200万注册用户的真金白银。林登实验室表示,此举是因为有用户投诉说,某些虚拟银行拒绝按照约定支付高额的存款利息。
“第二人生”是个设计精密的网络世界,玩家们在那里为自己创造出新的虚拟身份。这些虚拟人物可以拥有土地、经营业务并建造房屋。而这与现实世界也有着真实的关联:玩家如果要买东西,需要使用信用卡或eBay Inc.的支付服务PayPal来将真正的美元货币转换成“林登币”。林登币可以通过虚拟的自动柜员机(ATM)存入“第二人生”的虚拟银行中。
“第二人生”的银行由一些玩家运营,他们通过提供利息来吸引存款。有些银行按照承诺支付利息,而有些银行却利用存款来进行不成功的“第二人生”土地买卖和赌博活动。根据“第二人生”对银行的新规定,只有特许银行才能够经营──不过现在还不清楚真正的特许银行是否会出现在虚拟世界中。
这次停业在 “第二人生”储户中间引发了一场真正的挤兑。有些玩家设法取出了他们的林登币存款,但还有一些人发现他们无法从虚拟ATM机上取款了。这样一来,他们就不能将林登币存款兑换回美元。林登公司的管理人士拒绝透露损失的具体金额,不过8月份另一家虚拟银行的挤兑可能让“第二人生”的储户们付出了大约75万美元的真实代价。
广告
一个化名为UpMe Beam的“第二人生”玩家表示,“人们都认为,由于损失的是虚拟货币,就可以对这一切不负责任,但别忘了,这些都能兑换成真金白银。”周日晚上,女性形像的UpMe Beam没穿上衣就走进了一家名为BCX的“第二人生”虚拟银行,该银行大堂的指示牌上写着“目前不接受存款及支付利息。”
真实生活中的UpMe Beam是名男性,他称自己是注册会计师,曾为银行进行审计。他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不过表示,他一直无法取出去年11月为了解“第二人生”银行如何运转而存入的5美元。
史蒂夫•史密斯(Steve Smith)以名为特拉维斯•里斯托(Travis Ristow)的虚拟形像经营BCX银行。他周二表示,储户可以在下周拿回他们的钱,这些存款的总额为2万美元。这家银行曾允诺向存款人支付超过200%的年利率,目前该行仅允许少量取款。
40岁的史密斯说,“这不会对我们产生长期影响,仅仅是短期的困难。”他在“第二人生”还有可观的土地和房地产业务。他表示,自己从现实世界里的抵押贷款行业退出,为的就是将时间完全投入到”第二人生”的业务中去。
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学院教授罗伯特•布卢姆菲尔德(Robert Bloomfield)表示,这里面的虚拟成份并不是那么大。布卢姆菲尔德的虚拟形像名为拜尔斯•塞勒斯(Beyers Sellers),他在“第二人生”主持一档有关虚拟经济的电视节目。
林登公司在两周前宣布了银行周二停业的计划。那之后,“第二人生”的玩家们纷纷涌入虚拟银行取出存款。林登币可按一定的浮动比率兑换成美元。周二,1美元价值269林登币,与平常的水平相当。
周一,虚拟人物们穿过宽敞而现代的JT Financial大堂那空空如也的休息区,这家位于“第二人生” CapEx商场里的虚拟银行已是门可罗雀。一张大大的告示牌上写着,“自林登实验室宣布银行新政策以来,由于提款过多,我们暂时关闭了ATM取款功能,请另待通知。”
林登公司管理人士拒绝透露受此次银行停业影响的玩家人数,有多少存款可能丢失,以及是否将针对虚拟银行的经营者采取实际行动。与最近真实世界中银行和证券公司超过1,000亿美元的冲销相比,他们可能的损失显然是小巫见大巫。
华盛顿Paul, Hastings, Janofsky & Walker LLP专门从事互联网法律事务的律师贝恩姆•达亚尼姆(Behnam Dayanim)说,“当虚拟空间最初诞生时,人们将它视作是没有任何樊篱的自由之境,随着虚拟空间的公司要对投资者或监管机构担负起责任,它们也开始遭遇现实世界的种种阻碍。”
“第二人生”已经吸引来许多真正的公司,其中包括阿迪达斯(Adidas AG)、可口可乐(Coca-Cola Co.)和Ben & Jerry旗下的联合利华(Unilever)。这些公司将虚拟空间看作是市场营销和广告宣传的理想平台。现实世界中的银行业迄今为止还没有进入虚拟世界,部分原因在于它们担心,和虚拟形像的业务往来有可能会与旨在反洗钱的“了解客户”原则发生冲突。
“第二人生”的银行业危机在去年夏天浮出水面,当时林登禁止在该公司的网站上进行赌博活动,理由是“博彩业互相矛盾的规定。”这引发了Ginko Financial的挤兑风潮,这家“第二人生”银行对虚拟世界的赌博行业投入了重金。Ginko设置了取款上限,最终向用户发行了替代的债券。该行已于去年8月停业。
这导致了“第二人生”银行储户们的不满。林登在1月8日做出回应,宣布大规模停业,表示这将“保护居民及经济的完整性。”
林登公司承认,其虚拟社会的金融服务已经发展到了需要在真实世界中进行管理的阶段。
林登公司表示,从现在开始,在“第二人生”接受存款的机构必须具有“切实的政府注册文件或者金融机构许可”。它坚持说,自己没有、也不能履行银行业管理机构的职责。
律师本杰明•杜兰斯基(Benjamin Duranskse)说,“如果这是真金白银,那么就会有人说你应该遵从真正的法律。”杜兰斯基是“第二人生”律师协会(Second Life Bar Association)的负责人,他还在写一本有关虚拟法律的书籍。
有些玩家认为,银行的此次停业或许难以规避未来的损失,原因是一家现实生活中在美国以外经营的可疑银行仍然可以在“第二人生”建立虚拟的分支结构。还有些玩家认为,这次停业是对该游戏自由精神的亵渎。
纽约大学29岁的研究生乔舒亚•扎维尔(Joshua Zarwel)过去几周一直忙着向他开的虚拟银行SL Bank的储户返还真钱。2006年开业的SL Bank年利率一度高达24%至30%,而美国的大多数现实银行,存款利率还不到5%。
扎维尔的虚拟形像Teufel Hauptmann利用这些存款(平均每位储户的存款额为25美元)在“第二人生”的外汇交易所LindeX买卖林登币。他表示,外汇交易让他赚了大约1.5万美元的真实利润。他说,“开始时这是个爱好,不过慢慢地包含了越来越多的东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