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威信公司的成员们在加入本公司之后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凝聚力,他们不仅没有被稀释,反而越发地表现出了他们的所谓”威信“精神。
在刚与本公司合并的前一两年,原威信公司的经理 不会安排任何本公司的员工在其项目上工作。
而三年之后,他们在合并前所培养的初阶员工或者离开了本公司,或者已经成为高级职员。而任何一个项目总是需要初阶员工的,”威信“经理不得不开始使用本公司在三年中招聘并且培训的初阶员工。
但是事情并没有结束,一些”威信“经理使用过的初阶员工逐渐发现自己已经逐渐淡出了了本公司经理的视野。反之亦然。
到2006年时,两派经理的斗争愈发凸现,他们都不会使用对方使用过的初阶职员。
当然事情也不大会继续恶化下去了。2006四大的另一家公司,伊达公司在本国的投资增速很快,本公司剩余的”威信“成员或者离开本公司或者投奔了伊达公司。
2006年年底的本公司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经理离开,每个星期都会收到某人写的离别赠言(farewell)。高阶职员离职的频率会更快,只是他们的离职常常不为人关注,因为很多离开的人并不会写farewell。
2006年的年底,安言感觉到最后一批前威信公司的人正在陆续离开本公司,他们中包括了合伙人,经理和高级职员。
每个星期,都会收到farewell,也就是离开的人的临别赠言或者说是告别信。
这些信的主要句式是
1.我在这里已经工作了x年
2.在过去的x年我非常有幸与这么多睿智,负责和努力的同事一起工作。
3.我很感激某某,某某和某某等
4.以下是我的联络方式,保持联系。
安言知道,句式的雷同并不意味着真挚感情的流失。一个人如果对本公司没有感情,他会很难在这里起早贪黑地努力工作的。
所有的farewell都有一个核心的意思,那就是感恩。感谢上司都自己的提携,感谢同级对自己的鼓励,感谢下级对自己的支持,感谢公司百年文化对自己的熏陶。
品味着这些farewell,安言有时候想到;离开可能也是一种死亡或者幻灭。一个人离开的时候会不会因感恩而满足?继而因满足而坦然。
安言想,自己有一天可能也会离开,但愿自己离开的时候会很坦然。
2007年8月6日
196
发帖者
Lobo The King of Currumpaw
标签:
威信公司,
原创,
BATCH,
Expatriate
时间: 19:35:00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