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言曾经试图说服自己,放弃目前的工作,换取足够的时间来记录自己的想法,思索自己的人生。
但是这样做可能有几个坏处:
第一, 无法继续获得目前丰富的生活经历。因为思考也罢,记录也罢,没有来源,就是无米之炊。
第 二,他现在再也不是一个没有任何责任的人了。这一点非常有趣,他似乎刚刚结束了疲于奔命的第一个人生阶段,即满足父母企盼(或者说他所认为的父母的企盼)的阶段, 就立刻开始了第二个阶段-婚姻,而这又是一个满足他人企盼的阶段。这也难怪,婚姻本身就是父母的企盼之一吗。而外在的所有企盼似乎在进行着接力,安言没有 选择,只能接受这一接力。
第三,安言尝试过在一些闲适的日子里写作,记录和思考。但是很可惜,灵感在闲暇的时间中从来都是“期而不遇”。他回忆当初写 作《终点站》时的情况,那是在他人生转折或者说重大人生投机发生的时候,那时候心绪并不宁静,但是灵感就是来了,挡也挡不住。但是安言并不期望用不宁的 心绪来换取灵感,因为他希望这一次的灵感是理性,宁静,和隽永的。
2007年8月6日
10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