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26日

三类人

本不想写,近日看了很多,思路也很多,但也些懒惰,不想写。看来因为人性的懒惰,世界上委实少了很多文豪。(呵呵,当然我勤快写了也未必成文豪。)总的感觉是,读书太少了,这么多好东西在书上,在网上,自己写有些索然。但是,别人的东西往往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思路一:
学术界也好,公司里也罢,人都分三种。(最近研究分类法着魔了,什么都要分一把。)
  
第一种:从我的分类法角度出发,和我思路的功利性特点出发,这种人最多,菲薄地说是“平庸的大多数”,这群人怕别人害,也出于善良绝不害人,不被逼到角落里不会反击,最多背后是非八卦而已。这群人是我们大多数人未来的归宿,他们平淡,奴性,典型的中国人,遵循着不说出口的老庄。(老那么装着,呵呵,没有他们就没有规矩二字,因为规矩之重点不在于谁制定,而在于是否有人遵守。这要讲开了就跑题了,所以打住。)他们不是没志气没打算,或者不是从没有志气没有打算,而是被磨平了。这些人看不惯第二类人,冷眼旁观第二类人的表演,人家得势的时候他们不一定捧场,人家失势的时候,他们没准儿会去同情。总之,这类人因为心志上无所谓,态度也不强硬,凡事不出头即可,总想着什么事情总不会耽误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但可惜,大多数人常常没有利益的代言人,或者代言人常常会背叛自己。或许他们当中仍然有些人认为自己不是这样的人,他认为这是成功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甚至这是卧薪尝胆。但愿这一小部分人早些开始励精图治,不然岁月催人老,本来明确的心志,在磨砺中慢慢会变得圆滑,在慢慢变得模糊,最终有可能变得虚无。中国文化就是这么高明,什么状态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一个看上去不赖的定位。我有时在想我是不是已经舒舒服服地,不知不觉地滑入这个圈子。什么时候一个人开始习惯性地不想看长的文章的时候,可能离这个圈子就不远了。
  
提了几次第二类人,又不加解释,似乎可以先谈第二类,再谈第一类,但是其实一样,第一、二类人无论按照什么顺序,都要互相牵扯。第二类人比第一类人要杰出,从一出生,他们就很杰出,如果不出大的问题不会滑入第一类人中。这些人曾是家里的宠儿,上学时的第一名,高考时的状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被面试人,很快掌握领导意图的职员,工作最有效率的人,同一级别中最早升职或者升职毫无悬念的人。他们似乎是这个大舞台上会永远闪亮的一批人,他们鲜活了这个世界。他们成功的秘诀就是,积极进取,不甘人后,时刻炫耀,当然还有辛勤的劳动作为基础。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是对于完美的做事方法和方式有一种天生的痴迷,他们深爱那种做事比他人成功的感觉。对于做事的方法,他们有自己的审美。他们爱成功的做事方法胜过爱自己。终究他们会是理性的人,因为成功的方法自然有其理性。而在他们当中还会有些人对做事的迷恋甚过与其他人的沟通,因为做好一件事情是这样的有美感,同时可以带来物质利益和他人的赞赏,而理性的方法从来不会背叛人。而与人沟通则带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常常没有美感,会损失物质利益,遭人诟病,甚至被人背弃。
  
当然第二类人中也必然有善于和人交往的人,但是这个“善于”常常集中在与工作相关的东西上,例如经理很有方法地管理下属,销售很好地笼络客户。回过头来,这类人却很可能处理不了自己的家庭问题,无法很好的对待自己最亲近的那些人。与人交往的方法对与他而言仍然是的技术问题,是炫耀的资本,是他个人的技巧,别人玩不了的把戏。说到底他太重视自我,而不是他人。(聪明的男人和漂亮又聪明的女人是这类人的主体,时常感叹聪明男人自我的强大,聪明是他们人生不需推导的第一原理,而漂亮的女人又何尝不是呢,对她们漂亮的忽视和对那些聪明男人的“自我”的冒犯一样的罪不可赦。)
  
第二类人是成功者的主题,是舞台上的主角,是第一类人敬仰之同时又偶尔诟病的人,第一类人需要第二类人,同时又需要第二类人早些栽个跟头滑入自己这一类。第二类人在不断享受做事成功之美感和快感的同时,也得到了常人所无法忍受的孤寂和消磨。(不怕牺牲的年轻人常常可以很快成为第二类人,但是自然规律却会消磨绝大多数这样的人。人上了年纪,一想到一个奋斗的计划,就感觉一面是水深火热,成败难料,自己坚持似乎是过于执着甚至贪婪;另一面却是老庄仙境,平和长远,与人为善。让人到底去选哪一边呢?)第二类人也许成功很多次,但终是个不稳定状态,要么消磨殆尽而滑入第一类人,因为人家稳定。而这类人中偶尔也会又个别,甚至可以称是异数,变为第三类人。
  
第三类人,也许就在我们周围,但是你无法将他们与第一类人区别开,因为看上去他们就是平平淡淡,无欲无求。但是这些人的轨迹会有不同,不同在于第一类人因为自然规律而停顿的时候,这些人还在缓慢地前行;不同在于第二类人在开始滑入第一类人中时,这些人开始划出第一类人。
  
第三类人,可能对成功没有什么审美,也可能忽视做事方法的美妙,但是他们却时刻计算着离目标的距离,时刻考虑着利益得失。他们往往是沉默,冷峻,拥有保护色,不会为一时一事的快感动摇理性的判断。他们不需要在舞台上炫耀和成功的快感,他们只需要那个最后的目标。他们永远不会滑入第一类人,到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显山露水地变成第二类人。
  
佛说,胜千人千次,不如胜己一次。

没有评论: